是什麼黑科技,不會自己發光,但就算不通電也還維持顯示?
這仿佛哈利波特中預言家日報的場景
真的存在這世界上?
沒錯,這就是電子紙
而且當今世界上最成熟的技術來自於台灣的公司
也就是元太(8069)
前情提要:
公司基本資料
公司名稱 |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董事長 | 李政昊 |
產業類別 | 上櫃光電 |
資本額 | 114.6 億元 |
所屬集團 | 永豐餘 |
公司介紹
元太的主力技術就是電子紙
電子紙的神奇之術在於他能模仿紙張帶給你的感覺
而且由於他是依靠反射光讓你看見
所以相對之下比較不會傷眼睛
也因此在陽光下清晰可見,非常的清楚
筆者為了研究這家公司還真的去買了一台電子書來玩玩
發現長時間使用真的眼睛不會酸澀
不像電腦螢幕或是手機螢幕,長久使用下來眼睛都會疲勞
買進的契機:
其實我在看元太時約莫是在3,40元左右的價位
他在那邊沉浮了太久
我當然也沒買啦(不然放到現在就發財了)
現在想想實在很可惜
直到疫情期間
因為總總因素他終於動了起來
這不得了,一轉眼就上到了200元的價位
事後看來是因為電子標籤跟電子書逐步往彩色方面轉換
這兩大因素造就了元太的噴發
先說電子標籤(ESL):
這技術其實已經出來一段時間
但這一兩年開始導入彩色顯示後大放異彩
零售業在疫情中被迫使用
但後來也漸漸能夠接受
它的優點在於要更改標籤時,不用像以往一樣要人工一個一個地去更改
他可以一次性大量的修改,省了許多時間和人力
另外一個優點就是非常的省電
電子紙的特性就是它可以在沒電的時候顯示原先的圖像
換句話來說,它真正需要用電的時候就是顯示圖像的那一刻而已
這個優點有讓你想到什麼嗎?
沒錯!就是ESG
在ESG浪潮下它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剛開始還在黑白標籤時或許還沒那麼多人採用
但現在轉換到彩色後,真的到處都可以看到
像我在家樂福、city super、bic camera都有看到它的身影
只能說這一塊完全是元太的天下啊,沒有別人了!
再來是電子閱讀器(e-book reader或e-ink reader):
我直接切入彩色的部分
顯示的畫質跟畫面更新的速度
現在我覺得都已經步入軌道了
拿來取代部分紙張的工作完全可以
例如永豐銀行的部分單據已經可以用電子紙顯示器簽名了
(元太是永豐集團的,所以永豐銀行率先採用給讚)
在上面不管是簽名還是顯示都有像紙張的感覺
以前黑白時代可能都拿來看漫畫居多
但現在要來看期刊、一些全彩書籍都可以
甚至有人還拿來看影片(但這部分我必須說更新速度還是稍慢)
展望:
非常看好它未來的發展,因為產品根本就離飽和還差得太遠
就如同董事長說的空間無限,2025會優於2024
而且還有許多應用還沒展現出來
例如戶外電子看板、手機第二螢幕(這方面我很期待,只要大廠採用元太一定再噴一波)
以今天2024/12/19價為來看274元
EPS分別為
2024 Q3 | 1.75元 |
2024 Q2 | 1.76元 |
2024 Q1 | 1.16元 |
說實在的就很普通
甚至許多人覺得他實在賺得太少了
但我必須跟你說,元太是一家
1.毛利長期站穩45%以上
2.電子紙全球市佔率接近9成
元太就是一家護城河大到不行的好公司
目前成長性還是很高
買來長期投資放到電子紙從藍海變成紅海再說吧
或是毛利開始連兩季轉差之時都不遲
只要不要買在相對高點我覺得都可以接受!
來說點隱憂
元太雖然很好但難免還是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川普上任後的反ESG浪潮
雖然筆者認為這是短期的利空,一定會造成短期的需求放緩
股價也會容易遭受短線的波動
但我不認為川普一人有辦法對抗整個全球化的ESG浪潮
說難聽點,就算美國不遵守
難道整個歐洲甚至亞洲各大國會放棄ESG嗎?
之後肯定還是會走回ESG的老路的
所以這一點算是元太的短空長多
毛利率低於五成
雖然現在4成多的毛利率其實還是很高啦
不過元太在22、23年的毛利率其實有站穩五成
甚至22Q3還有達到六成的水準
筆者猜想可能是因為黑白轉換彩色的陣痛期
且慘色電子紙剛開始的成本較高
不過如果筆者推論正確,在25年毛利就會重新回來
但相反的如果還是在四成徘徊
那可能真的就要小心了
董事長太過誠實
記得23年時,董事長在一場法說會中
發表了元太毛利過高的說法?!
然後想讓利給市場?!
到底哪一個董事長會說自家毛利太高的雖然董事長事後有解釋是想把餅做大
公司毛利當然是越高越好啊
讓更多人近來且壯大這個生態系
這一點完全沒錯
但有些事實在不該講得太明白啊…
因為發表完隔天的股價就吃了一根跌停…….
不過反向來看這也可以說董事長的誠信跟不會打高空
這對於公司長期來看絕對是加分的
結論
無庸置疑的,元太是一間適合長期投資的公司
但確實本益比偏高
所以適合買綠不買紅,買在技術型態上的低點
然後只要基本面沒有大變動
就是耐心地放
相信未來就會有收穫的
投資警語
最後一句老話:
投資要用短期用不到的錢(才不會急需用錢亂砍一通)
如果標的真的不如預期不要硬抱(沒有人100%準確,連巴菲特也會買錯公司)
自律才能細水長流,投資也才能賺錢